11月1日,药学院邀请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孙平华做“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专题报告。讲座由药学院院长刘叔文主持,教务处领导、药学院教师和本部学生300余人聆听了讲座。
孙平华以个人教学经历入题,从一名普通教师开始,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个人发展思路,始终坚持探索药学创新人培养模式,确定了“药物研发链”和“专业课程链”双链融合的新概念,首次提出了“一人一个新化合物”教学改革理念,该项教改的基础是开设《创新药物设计与研究综合大实验》课程,将药学专业的四大基础模块有机结合,通过让学生自主完成化合物设计、合成、检测,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科研论文发表,既解决了学生知识断层问题,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科研的热情。
经过近5年教学实践,“双链融合”的源头创新模式激发出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广泛兴趣,以第一作者或参与人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本科生继续深造率明显提升,择业向研发相关领域加速倾斜。该项教改成果获得了全国药学领域专家的认可,并成功申报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提问环节,师生就教学改革学院层面如何提供服务、教改需要的经费投入、前期课程配合设置、实验室需求等多问题跟孙平华进行深入交流。现场观众十分活跃,气氛热烈,互动效果良好。
孙平华呼吁,大家一起努力,教学与科研并进,寻找教学路上的诗和远方。讲座结束后,刘叔文表示,希望全院教师以“全国教育大会”为契,以本为本,立足药学人才培养,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立德树人,创新引领发展,特色成就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