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以中华民族价值共识指引高校德育价值观构建

[日期:2022-02-16] 来源:光明网  作者: [字体: ]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千百年来的文化浸润推动了中华民族价值共识的积淀,在新时代依旧发挥着道德滋养、精神指引的根基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挖掘中华民族价值共识,以其指引高校德育价值观的发展,不仅是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益探索。

  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他者互益共存、人与社会命运共体的民族价值共识,这在培植新时代高校德育价值观,教育引领大学生协调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人与社会的和合关系上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共识推动高校德育观中生态观的构建。中华民族向来崇尚自然、敬畏自然,以“天人合一”为主基调的生态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基础。儒家学派敬畏自然的理念一脉相承,从孔子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到孟子的“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从荀子的“山林泽梁,以时禁发”到朱子“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爱物”主张,无不体现出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思想;道家的老子以“道法自然”的核心立场提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庄子描绘了“同与禽兽居, 族与万物并”的“至德之世”,《太平经》从“天父地母”概念出发警示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在先哲们看来,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谨守合理生态价值观,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

  推动构建高校德育观中的生态观,来源于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的教训反思,深化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经验总结。一要强化生态意识教育,使大学生明晰生态发展史,明白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明确美丽中国、美好生活的蓝图愿景,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形成“走钢丝”的忧患意识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前瞻意识。二要细化生态观念教育,为大学生解读新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双碳”目标时要做到古今中外情景结合、事理串联,为青年一代植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种子,同时引导大学生褪去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树立合理的消费观。三要深化生态道德教育,坚持以是否有利于生态环境作为道德衡量标准,推动大学生养成生态道德自觉,主动拥抱垃圾分类新时尚,日常监督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切实承担起保护生态的青年使命和责任。

  人与他者互益共存的价值共识推动高校德育观中义利观的构建。中华传统文化讲求道义为先,以儒家为代表的“重义轻利”思想尤为典型。孔子主张“见利思义”“君子喻于义”“君子义以为质”,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提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在孔子“杀身以成仁”的基础上提出“舍生而取义”的道德标准;荀子主张先义后利、以义制利,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以义制事,则知所利矣”。从中可以提炼出人与他者互益共存的价值共识,这种共识超越时空局限,至今仍然发挥着正向引导作用。

  推动构建高校德育观中的义利观是对当前利己主义影响下社会病态频发的有效诊疗,通过青年大学生利他主义的价值回归去影响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春风化雨以扬社会正气。一要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教育大学生从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师长开始,将孝亲敬长作为推己及人之道的原点,谨守伦理规范、培育责任意识,以身边人为“圆心”逐渐向外扩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二要宣传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雷锋精神,将“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准则融入校园文化,教导大学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克己而利人”,注重合作共赢。三要营造崇尚正义的文化氛围,做好校园见义勇为先进表彰与宣传,在课内课外、网上网下落实法治教育,让公平正义深入人心,引导大学生涵养新时代的浩然之气,通过青年一代的一言一行让善行义举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人与社会命运共体的价值共识推动高校德育观中家国观的构建。家国情怀是凝结于中华民族血液的文化基因,强调自觉将家庭和国家有机联系在一起,实现在家尽孝与为国尽忠的圆融统一。孔子重视君子之道,强调“君子学以致其道”“修己以安百姓”;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大学》首次提出“修齐治平”之道;《中庸》有言“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霍去病忧国忘家,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辞去所赐第宅;苏武拄汉廷符节牧羊北海,“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阳明“致其良知”“视人犹己,视国犹家”;顾炎武以“天下兴亡”为“匹夫之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文明绵延千年至今,家国情怀犹如血缘脐带联结着民族的过去与未来。

  推动构建高校德育观中的家国观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也是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方向、抓好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战略需要。一要教育大学生爱国求真,有序推进“国之大者”教育、“四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清廉家风教育等,帮助大学生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在专与行上做文章。二要引领大学生励志强国,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讲好担当家国的身边故事、典型案例,积极深化“为国家需要做科研”的家国理念,促进大学生的研究成果与老百姓生活幸福感、社会生产力双提升紧紧挂钩。三要助推大学生力行报国,积极引导毕业生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汗水,营造家国情怀“高浓度”、重点领域“频刷屏”的校园就业氛围,帮助更多大学生走向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急需紧缺岗位。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中华民族价值共识充分体现出深厚的中华文化根源和强烈的民族价值认同,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强劲生命力和持久影响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节点上,广大高校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历史自信、发掘历史智慧,将中华民族价值共识熔铸进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和行动中,着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民族复兴栋梁之才。



打印 | 录入:j | 阅读:
内容分类
本周热门内容
校友社区新帖
  暂时没有相应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