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综合要闻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发布时间:22-05-23 16:44:44 作者: 编辑: 信息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易舜


“五一”小长假期间,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照常开放,眼睛外凸的青铜面具、双手持物的青铜大立人、连接天地的青铜神树……精美而神秘的文物,让观众连声赞叹。

来三星堆博物馆的观众会发现,旧馆附近正如火如荼建设新馆。今年3月,新馆设计方案公开,以“堆列三星,古蜀之眼”为设计理念的新馆,展陈面积将是现在的3倍。去年,亿万观众通过电视直播见证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挖掘的过程,此次发掘出的大量文物让三星堆博物馆的家底更厚实,自然也就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展示。

近年来,公众对考古新发现的兴趣越来越浓。一件件文物,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博大,一个个新发现,不断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提供证据。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考古事业的重视前所未有。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这在中央政治局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去年10月恰逢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尤其强调以文化人的作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存续至今,历久而弥新。

2021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首都博物馆推出了一场令人大开眼界的展览,这场展览聚焦近年来中国博物馆对馆藏文物的保护成果,先进技术的大量运用,提升中国博物馆文物修复与保护能力。“不可思议,薄荷原来还有保护文物的作用”,一位参观者站在东周时期的一个巨大车轮前如此感叹。这个车轮出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的故郡遗址,考古工作者在提取车轮的过程中用到了薄荷醇这种薄荷提取物,薄荷醇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来增加薄荷香气,利用薄荷醇在室温下的挥发性,作为考古出土文物提取时的临时固型材料,等文物安全运抵室内后,薄荷醇可以自动升华排出,不影响出土文物的原始形貌和后续处理。

策展人为这场展览定名“万年永宝”,它表达了中国人对于自己文化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2017年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去年4月,中宣部印发文件公布了该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在原有的15个项目外,增加了8个新项目。23个项目的名称中,“保护”是高频词。面对五千多年文明史留下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新时代的中国人更有底气守护好、传承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的行程中,多次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考察重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他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有42项,位列世界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潮州,在韩江边的广济楼上,察看潮州非遗文化作品,他指出“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囊括饮食、服饰等百姓日用之物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也许就在家附近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遗产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今年4月,江西九江成为最新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1982年我国评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始,到今年刚好是四十年,共有140座城市获得这项荣誉。

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有能体现自身历史文化内涵的街区。庾亮南路,一条以东晋名臣庾亮命名的道路,是九江城最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街区近年经过改造提升后,不仅提高了附近市民的居住品质,而且成为九江市民感知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千年历史的能仁寺、大胜塔与近代西式风格建筑交相辉映,桑林书声、浔城记事、庾亮传奇等浮雕定格了九江人的乡愁。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与文脉。

早在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就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活起来,就必须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今年3月,浙江美术馆举办的一场特展中,策展人将敦煌石窟“搬”到了西子湖畔。利用3D等比例打印技术,美术馆完整复制了莫高窟第45窟和第57窟。莫高窟是享誉海内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百万观众前去参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观赏莫高窟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3D打印技术复制的石窟,不仅能减少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对原窟的损害,而且能让敦煌瑰宝更加方便走到观众身边。

今天,观众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在自己的电脑或手机上欣赏莫高窟。“数字敦煌”项目,从原窟内采集数据,再进行三维重建,目前观众可以在线全景漫游30个洞窟。这是专属于观众的敦煌之旅。敦煌石窟数字化的成果,还能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文创产品。2018年底,敦煌研究院上线“敦煌诗巾”小程序,设计师对多种莫高窟藻井图案与壁画纹样进行了数字化重构,置入到小程序中,观众可从这些素材中随意选择,设计出一条专属于自己的丝巾。

创造性转化要求根据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改造陈旧的表现方式,创造新的表现形式。青年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力军,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爱上了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让它“潮”起来。

1989年出生的曾舟是一位潮玩设计师,他设计了一系列三星堆文物潮玩。在转型为潮玩设计师之前,他是一位游戏设计师,由游戏、动漫、电影等衍生出的手办在青年人中颇受追捧。曾舟想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伴手礼”,而三星堆文物给予了他许多灵感。在他的作品中,站立千年的青铜大立人觉得累了坐了下来,大大的青铜纵目面具搭配小小的身体,给人的感觉是可爱、幽默,他说:“用手办去影响下一代,让传统文化通过这些老少皆宜的玩偶‘活过来’。”

勇于突破传统的青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进行了许多有创意的尝试,潮玩之外,青年人将古代服饰的图案融入现代衣着,一件件“潮服”由此问世,将京剧、南音等传统曲艺与音乐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创造了一首首“潮音”。

融合创造活力。虎年春晚火出圈的《只此青绿》今年启动了新一轮全国巡演,四月份来到北京时,第一次开票迅速售罄,主办方又接连开了两次票,仍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这让人想起2017年故宫博物院展出《千里江山图》的盛况,无数观众排长队只为一睹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千里江山图》上用矿物质颜料绘出的青绿色,历千年而不暗淡,正是这一点给了《只此青绿》的主创团队灵感。《只此青绿》创造性转化了《千里江山图》,在舞台上,舞者用身体呈现出山的外观,千年古画在现代舞台上动了起来。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今天的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更加自信,更加认真守护这片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容书写新时代的文化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