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发布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

依托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两个教研室发展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国家重点学科,以下为两个教研室的简介。




1. 教研室简介(历史沿革,现状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成立于1953年,1982年评为硕士授权点、1990年评为博士授权点、2000年成为教育部“国家高端人才”特聘教授岗位设立单位,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学科是教育部国内访问学者定点单位,国家和军队继续医学教育一类项目承担单位,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主编单位,广东省高校A类重点学科,是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创伤救治科研中心、广东省医学3D打印应用转化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下设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微创外科解剖学研究所、数字医学研究所、《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等机构。

2. 师资队伍(按职称分类写)

学科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钟世镇教授),“长*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人,正教授8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6人。先后获何梁何利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全军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总后勤部“一代名师”等称号。培养的人才中,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 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总后科技金星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总后科技新星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全国中青年医学之星3人。学科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广东省科学进步突出贡献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省部级二、三等奖14项。发表SCI论文多篇,主编专著11部。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体科学博物馆。

3. 教学工作:课程,教材建设,教学课题简介,人才培养(本科生研究生)

解剖学教学: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承担全校五年制本科生34个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影像、预防、心理、麻醉、口腔、中西医结合,等)、临床八年制、留学生(MBBS)、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成人教育7个层次的解剖学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选修课。每年完成实际教学时数约5000学时,教学内容涉及《系统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神经解剖学》、《断层影像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护理解剖学》等等。

教材建设:

主编出版国家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第4版,《局部解剖学》第3版,均被列入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医学规划教材,发行量大,在全国近20所医学院校使用。主编国家医学电子书包《系统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断面与影像解剖学》、《临床数字骨科学》,翻译多部国外经典解剖图谱和解剖操作手册,形成了多样立体的解剖教材库。

教学课题:

近年来,教研室老师积极参与解剖学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获得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12),南方医科大学创新性实验项目《人类膝关节的三维重建及生物力学分析》(2011)、《肾脏结构的计算机三维重建与铸型标本显示》(2011)、南方医科大学在线课程建设项目《人体解剖学》(2014)、广州市科普项目《人体标本和数字人体科普馆建设来源》(2012-2013)、“创新强校工程”专项资金项目《数字化人体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2013)、广东省在线开放课程《人体解剖学》(2018),广东省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开放课程《系统解剖学》(2018)、南方医科大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开放课程《断层解剖学》(2018)、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微循环铸型在糖尿病大鼠创面修复中的三维定量分析》(2018)、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项目《慈讯器官遗体捐献促进会的扩张发展》(2018),等。

教学成果:

《人体解剖学》于2009年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2014年评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构建临床解剖学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获得2019年度南方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用新型灌注技术打造微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创业计划类金奖,《慈讯器官遗体捐献促进会》获“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公益类银奖,获得首届全国医学生解剖绘图大赛三等奖,广州地区“讲科学、秀科普”大赛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选拔赛二等奖,荣获“广州市优秀科普使者”称号,等。

4. 科学研究:定位,研究方向,代表性团队及论文

代表性团队:

临床应用解剖学、医学生物力学、数字医学及医学3D打印团队

以服务临床为出发点,坚持走创新应用路线。通过整合多领域优势资源(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计算机技术等),走集群发展之路。根据临床实际应用需求,构建了以数字医学、医学3D 打印、生物力学等技术为代表的“医学3D打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了两个学术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3D打印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增材制造研究与应用协会,理事长)、一个创新平台(广东省医学3D打印生物医学创新平台)、一个转化中心(广东省医学3D打印应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委员)。通过“临床需求-服务平台-临床应用”的双向联动机制,面向临床医疗提供虚拟仿真、3D打印、医疗器械创新设计等技术服务,有效的突破了数字技术应用发展难题。并已协助佛山乐从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东莞南城医院、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等建设了技术支撑中心。在人才培养、技术推广方面,承办了2018年国家人社部高级研修项目《医学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应用高级研修班》,紧扣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研究前沿,对医学3D打印技术在临床应用转化的中核心技术做了针对性培训。同时,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3D打印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积极参与推广3D打印医疗器械标准化、规范化的行业标准制定。总结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疾病治疗中的经验,主编国内首部与3D打印有关的骨科临床专著《3D骨科学》。

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广东省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与钟世镇院士等建立了以临床应用解剖学、数字医学和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技术平台,国内外刊物发表科研论371篇,其中SCI收录136篇,申请专利67项,累计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130余人。曾赴美国、韩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和交流,致力于解剖学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曾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8项,以及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

科研成果:

1.2007年,《中国数字化人体数据集的建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2010年,《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3.2011年,《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应用研究》,广东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2014年,《数字医学技术辅助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研究》,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5.2015年,《数字医学技术辅助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研究》,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6.2015年,首届“中国青年解剖科学家奖”获得者

7.2016年,《3D打印技术在骨科修复重建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8.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9. 2018年,《医学3D打印技术在骨科修复重建的应用》,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0.2019年,《高新技术科普丛书》,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一等奖

11.2020年《精准化脊柱微创修复重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工程化组织构建与检测团队:

该团队以组织再生和功能重建的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用植入体的应用基础及工程化研究为总体研究目标,重点开展再生医学的生物材料及植入器械、生物材料表面/界面及表面改性、功能纳米生物材料与技术、生物荧光成像及其在脑科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该团队成员由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和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材料研究中心人员组成,包括:邱小忠教授(教授,博导,广东省百千万领军人才、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乐禹副教授(副教授,博导,国家优青,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沈折玉教授(教授,博导,浙江省高端人才、南方医科大学三层次引进人次)、侯鸿浩(教授,博导,南方医科大学三层次引进人次)、田野教授(教授,博导,南方医科大学三层次引进人次)、余磊(高级实验师)。研究团队包含教授4人、副教授1人及高级实验师1人;包含广东省百千万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青1人、浙江省杰青1人及校三层次引进人次2人。

该团队近3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篇,影响因子大于10分的18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科研经费总计约1000万元。申请(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6项。

代表性成果如下:

(1)工程化心肌组织构建:利用MA功能化的鞣酸、多巴胺以及水热法多步骤还原制备了聚多巴胺/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该PDA/rGO aerogel具有和天然骨骼肌组织仿生的杨氏模量、拥有可压缩性、良好的导电性以及电化学稳定性;单纯用PDA/rGO aerogel移植在受损骨骼肌表面,外加电刺激可有效防治失神经性及肌萎缩【Adv Funct Mater,2019】;利用热塑性的聚(乙醇酸)手术缝合线制备了一种高弹性的可注射导电生物弹簧。将导电生物弹簧注射到心梗区域后,缠绕的线圈可以在心梗区形成一个弹性和导电的三维网络来调节心肌功能,促进梗死部位心肌修复。同时,所制备的导电生物弹簧可以通过胡克定律(F=Kx)检测细胞的收缩力【ACS Nano, 2019】。

(2)T1-加权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合成了两种具有超高T1-加权MRI成像能力的纳米粒子,分别是点式核壳型铁钆复合纳米粒子(1.5 T下,r1值高达73.5 ± 2.6 mM-1 s-1,r2/r1比值低至1.95 ± 0.07)【Adv. Mater. 2018】和极小氧化钆纳米粒子(ES-GON,1.5 T下,r1值高达 70.2 ± 1.8 mM-1 s-1,r2/r1比值低至1.02 ± 0.03)【Small 2019】。发展了一种可用于肿瘤T1-加权MRI成像的有机钆复合纳米粒子的十克级简易合成方法(1.5 T下,r1值为19.5 mM-1 s-1,r2/r1比值为1.2),该十克级简易合成方法为有机钆纳米粒子的临床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Small 2020】。

(3)首次提出了利用动态化学构建动态表面微纳米图案的普适性方法,实现了高分子表面微纳米图案形貌和性能的动态调控,为制备智能高分子表面材料和发展细胞与材料互相作用的动态调控平台提供了新思路。(Adv. Mater. 2016; Acc. Chem. Res. 2019); 提出一种利用聚合物薄膜的光控梯度交联反应来调控高分子薄膜内应力的策略,首次实现了高分子表面褶皱图案二维严格有序,为表面有序图案的制备和微结构化组织工程支架提供一步光直写新方法。(Adv. Mater. 2018); 发展了利用界面自组装等方法构筑一系列基于动态图案化高分子表面的仿生微纳米结构材料,为利用制备纳米药物载体和三维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提供了新思路,开拓了基于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自组装制备Pickering微乳液、全液体3D打印和3D多孔材料等方面的新应用,探索了这些组织工程材料在生物检测、心肌补片、皮肤创伤修复和智能抗菌等领域的应用 (Angew. Chem. Int. Ed. 2019) 。

代表性论著:

1. Genlan Ye#, Zubiao Wen#, Feng Wen, Xiaoping Song, Leyu Wang, Chuangkun Li, Yutong He, Sugandha Prakash, Xiaozhong Qiu*. Mussel-inspired conductive Ti2C-cryogel promotes functional maturation of cardiomyocytes and enhances repair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ranostics. 2020; 10(5):2047-2066. 影响因子8. 57,JCR小类分区1区

2. Chen Song#, Xingying Zhang#, Leyu Wang*, Feng Wen, Kaige Xu, Weirong Xiong, Chuangkun Li, Bingyun Li, Quan Wang, Malcolm M. Q. Xing* and Xiaozhong Qiu*. An Injectable Conductive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 Network by Tangled Surgical-Suture Spring for Heart Repair. ACS Nano 2019, 13, 14122-14137.影响因子13.709,JCR小类分区1区

3. Song X#, Mei J#, Ye G, Wang L, Ananth A, Yu L, Xiaozhong Qiu (*). In situ pPy-modification of chitosan porous membrane from mussel shell as a cardiac patch to repai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pplied Materials Today. 2019, 15: 87-99.影响因子8.06,JCR小类分区1区

4. Leyu Wang#, Xingying Zhang#, Yutong He, Ying Wang, Wen Zhong, Kibret Mequanint, Xiaozhong Qiu,* and Malcolm Xing*. Ultralight Conductive and Elastic Aerogel for Skeletal Muscle Atrophy Regeneration. Adv Funct Mater, 2019, 29(1): 1806200. 影响因子16.83,JCR小类分区1区

5. Xiaotong Wang#, Leyu Wang#, Qiang Wu, Feng Bao, Huangtian Yang*, Xiaozhong Qiu*, Jiang Chang*. Chitosan/Calcium Silicate Cardiac Patch Stimulates Cardiomyocyte Activity and Myocardial Performance after Infarction by Synergistic Effect of Bioactive Ions and Aligned Nanostructure.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1): 1449-1468. 影响因子8. 45,JCR小类分区1区

6. Yutong He#, Genlan Ye#, Chen Song, Chuangkun Li, Weirong Xiong, Lei Yu, Xiaozhong Qiu*, Leyu Wang*. Mussel-inspired conductive nanofibrous membranes repair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enhancing cardiac function and revascularization. Theranostics. 2018; 8(18):5159-5177. 影响因子8. 57,JCR小类分区1区

7. Xiangling Ren,Jiejie Ge, Xianwei Meng(*), Xiaozhong Qiu(*), Jun Ren, Fangqiong Tang. Sensitive detection of dopamine and quinone drugs based on the quenching of the fluorescence of carbon dots. Science Bulletin, 2016,61(20), pp 1615-1623. 影响因子9. 51,JCR小类分区1区

8. Leyu Wang(#), Junzi Jiang(#),Wenxi Hua,Ali Darabi,Xiaoping Song,Chen Song, Wen Zhong,Malcolm Xing(*), Xiaozhong Qiu(*).Mussel-Inspired Conductive Cryogel as Cardiac Tissue Patch to Repair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Migration of Conductive Nanoparticl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6, 26, 4293–4305. 影响因子16.83,JCR小类分区1区

9. Guobao Wang, Tingting Zhao, Leyu Wang, Bianxiang Hu, Ali Darabi, Jiansheng Lin, Malcolm Xing (*),Xiaozhong Qiu(*). Studying different binding and intracellular delivery efficiency of ssDNA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and their effects on LC3-related autophagy in renal mesangial cells via miRNA-382.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5 , 7(46):25733-40. 影响因子8. 45,JCR小类分区1区

10. Jiang, Xinglu(#),Wang, Guobao,Liu, Ru,Wang, Yaling,Wang, Yongkui,Qiu, Xiaozhong(*),Gao, Xueyun(*). RNase non-sensitive and endocytosis independent siRNA delivery system: delivery of siRNA into tumor cells and high efficiency induction of apoptosis. Nanoscale,2013,5(16):7256-7264. 影响因子6.895,JCR小类分区1区

11. Honghao Hou#, Kaiming Hu#, Hongbo Lin, Joe Forth, Wenming Zhang*, Thomas P. Russell*, Jie Yin, Xuesong Jiang*. Reversible Surface Patterning by Dynamic Crosslink Gradients: Controlling Buckling in 2D. Advanced Materials, 2018, 30, 1803463. (JCR小类一区,2019IF= 27.398)

12. Honghao Hou, Jie Yin, Xuesong Jiang*. Smart patterned surface with dynamic wrinkle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9, 52, 1025-1035. (JCR小类一区,2019IF=20.832)

13. Honghao Hou, Jie Yin, Xuesong Jiang*. Reversible Diels-Alder reaction to control wrinkle patterns: from dynamic chemistry to dynamic patterns. Advanced Materials, 2016, 28, 9126-9132. (JCR小类一区,2019IF=27.398)

14. Honghao Hou, Jin Li, Xiangming Li, Joe Forth, Jie Yin, Xuesong Jiang*, Brett A. Helms, Thomas P. Russell*. Interfacial activity of amine-functionalized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s (POSS): a simple strategy to structure liquid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9, 58, 1-7. (JCR小类一区,2019IF= 12.959)

获得的省部级以上项目:

1. NSFC-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利用弹性生物导电材料构建心肌再生微环境 (U1601221). 2017.1-2020.12. 240万元,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组织工程技术构建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31572343. 2016.1-2019.12. 68万元,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人源性肿瘤模型的体外组织构建及其在肿瘤骨转移研究中的应用(31371000). 2014.1-2017.12. 90万元,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利用“PGE2缓释-HHK套管”研究细胞去分化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30772196),2007.01-2010.12,28万,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穿膜肽修饰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体外细胞毒性研究(31340002),2013.6-2014.5. 15万元,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合作项目:接枝共聚法制备携带iRGD的pH敏感性多功能抗肿瘤纳米金颗粒2015.01-2016.12,(51428301),20万。中方主持人。

7.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功能性短肽组装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络合胶束的制备及其在骨折治疗中的生物学评价(11C32120736), 20011-2013,6万元,主持。

8.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重大专项:骨科用3D打印材料的研发及骨缺损修复的应用研究 (2016B090913004)2016-2019. 100万(总经费500万), 主持人之一。

9. 肌组织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922043),2020.1-2023.12,王乐禹,130万元。

10. 仿生多次级图案化界面材料在心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和科研条件建设经费,2019.07-2024.07,侯鸿浩,200万元。

获得(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列表如下:

1. 邱小忠,李创坤,王乐禹;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凝胶、制备方法及抗凝血血管支架;201910986435.0。

2. 邱小忠,熊伟荣,王乐禹;一种三维血管网络水凝胶的构建方法;201910962219.2。

3. 邱小忠,何玉童,侯鸿浩,王乐禹;一种海鞘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1911067711.X。

4. 邱小忠,华文熙,王乐禹;一种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合成具有生物相容性纳米金的方法;ZL201510664346.6。

5. 邱小忠,邢孟秋,宋小萍;一种胃修复用贻贝来源生物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201710317200.3 。

6. 侯鸿浩,姜学松,印杰等。授权专利:氟化夺氢型高分子光引发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专利授权号:ZL201510216028.3。

7. 侯鸿浩,姜学松,印杰,村上泰治。发明专利:一种多肟酯及其用途以及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专利公开号:CN107954940A。


[1] [2] 下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