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

学校首页 > 正文

中医药学院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

时间:2018-12-03 20:28:14  来源:中医药学院   编辑:张淼  作者:林嘉伟、张琪琪、赵婷玉 摄影:张楚茹、张琪琪、林嘉伟、庄子荀  点击:

近日,中医药学院学生党总支组织开展“探寻羊城红色基因之旅”系列活动,各基层学生党支部纷纷响应,前往广州各个红色革命纪念场所进行探寻。

本科生第四党支部参观广州农讲所

本科生第四党支部于12月1日前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杏林小分队探寻羊城红色基因之旅,此次活动也是学院学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本科生第四党支部作为学院“示范党支部”与中基文史教研室结对共建,探寻黄花岗烈士陵园活动吸引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共计33人参加。

探寻活动首先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观看了《浩气长存黄花岗》纪录片,了解三二九起义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的历史,了解此次探寻活动的场所背景情况。

党员和积极分子穿过镌刻了由孙中山先生题笔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的正门,经过30米菊花绽放的墓道,来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前。党员们自觉地排成整齐的队伍,站在纪念碑前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嘹亮的誓言声声伴着细雨霏霏回荡在烈士墓前,以示对烈士们无限的怀念。

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们来到邓仲元先生墓前学习黄花岗起义的历史、分享家乡的烈士英雄事迹,探讨各自对此次参观的心得。学生党员董晓飞分享到,“黄花岗之黄花,当于秋风中透香中华乎?英雄何止黄花岗,无数忠魂国旗间。”

此次探寻活动恰逢第四节黄花文化节,在陵园里有很多坐着轮椅过来的佩戴勋章的老爷爷、老奶奶,甚至是革命先烈的后辈前来参观纪念。学生党员阚月看到一位身穿军服,胸前挂满徽章的老战士有感而发,“革命会有牺牲和失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充满波折和挑战的。当下亦是如此,我们需要努力前进的勇气。”

党员同志和积极分子们在参观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民主革命先辈们为中华民族推翻封建主义这座大山所付出的汗水与鲜血,亦感受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民主富强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初心。支部书记刘明珠老师也向同学们分享自己学生党员时代来黄花岗烈士陵园宣誓的感受和当下成为一名教师党员带领自己的学生过来重温革命精神的体会,勉励在场的党员和积极分子们也能像先辈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和未来自己的从医道路上,“勿忘初心,保持情怀,心中有梦,眼里有光”,珍惜当下,无悔青春。

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参观广州农讲所

12月1日,为落实中医药学院学生党总支“探寻羊城红色基因之旅”的活动安排,中医药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联合学院机关党支部共17名同志前往广州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以下称“农讲所”)参观学习。

手捧《毛泽东选集》,胸前悬挂党章,心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走过农讲所泮桥的那一刻开始,大家就正式开启红色学习之旅。大成门,值星室,庶务部,军事训练部,学生宿舍,一步一景,别有洞天。

在农讲所第二展厅,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牌匾前,大家朗诵了《毛泽东选集》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篇章,在毛泽东同志培养革命火种的实景下体悟毛泽东同志做此种论调时对中国形式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分析,在革命遇到低潮时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坚定信心,和做革命领袖的个人魅力。具体而形象,深刻而动人,字里行间透露出其哲思之意义: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观察;要身体力行,点点滴滴的积累;要不畏失败,满怀希望的活着。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在第二党支部书记张丽娜的带领下,大家在农讲所重温入党誓词。

党支部小组成员还被分成三个小组,一起分享“毛主席那些让我们感动的小故事”。“红双井的故事”以生动的小剧本为我们讲述了毛主席为村民挖井的事迹,支部同学以小话剧的形式展开表演,毛主席的爱民之情、为民之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正是大家需要不断学习与传承的优秀党员精神。

参观结束后,一位学生党员感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纵是艰苦的年代,亦有人心怀积极的火焰,现为富裕的一代、伟大的一代,又怎可丢失奋斗的勇气”,张丽娜勉励各位学生党员牢记“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信念,将这种精神融入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去。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33号

粤ICP备05084331号  南方医科大学版权所有
Baidu
map